会计基础重要知识点总结,考高分全靠它了
第一章 总论
1、 会计计量: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。计量尺度包括:实物量度、劳动量度、货币量度。
2、 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就是会计主体,例如:企业、事业、机关、团体等单位。
3、 会计的基本职能: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;会计核算包括:确认、计量、记录、报告。
4、 会计监督包括:参与经济决策、预测经济活动、监督经济过程、考核经营业绩等方面。
5、 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:投资者、债权人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、社会公众。
6、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区别:1)服务对象不同 2)处理依据不同 3)处理时态不同 4)计量单位不同 5)质量标准不同。
7、 会计作账的基本前提:1)会计主体 2)持续经营 3)会计分期 4)货币计量。
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: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,具有相互依存、相互补充的关系。具体地说: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,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,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**了必要手段。没有会计主体,就不会有持续经营;没有持续经营,就不会有会计分期;没有货币计量,就不会有现代会计。
8、 会计作账的基本制度:1)权责发生制: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当负担发生的费用,无论款项是否收付,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,记入利润表;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,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,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)收付实现制:凡在本期实际以现款付出的费用,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;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的现款收入,不论其是否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。
9、 两者的区别:1)所设置的会计科目不完全相同 2)在同一时期同一业务计算的收入和费用总额也可能不相同 3)权责发生制计算出的盈亏较为准确,收付实现制计算出的盈亏不够准确 4)“权”计算盈亏的手续比较麻烦,“收”比较简单。
10、会计要素的计量:1)历史成本 2)重置成本 3)可变现净值 4)现值 5)公允价值
附件可直接阅读
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总结.pdf
(296.11 KB, 下载次数: 11311)
|